自拟《逐瘀化痰汤》治疗痰瘀互结型成人型多囊肾60例
临床疗效观察
遗传性多囊肾分为两种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也叫成人型多囊肾。另一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,也叫婴儿型多囊肾。第一种最为常见,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观察,ADPKD在临床中的表现也是轻重不一,见症各异,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常以手术治疗为主,而缺乏相应的药物治疗。多年来我们探讨中医药治疗此病的方法,有所体会。本文就60例痰瘀互结型成人型多囊肾的中医治疗进行了观察,现报告如下:
1. 临床资料:
本组60例患者中,男性42例,女性18例,年龄最大者72岁,最小者16岁,做过去顶减压术者12例。伴多囊肝者32例,伴肾结石者22例。
2. 诊断标准:
2.1 西医标准:(其中a、b项必备)
a. B超示,双肾肿大,肾皮质、髓质布满无数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肿;
b. 明确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(ADPDK)家族史;
c. 基因连锁分析呈阳性结果;
d. 肾外表现:A、多囊肝;B、肾功能不全;C、胰腺或脾脏囊肿;D、心脏瓣膜异常;E、颅内动脉瘤;F、腹部疝。
2.2 中医标准:(其中a、b项必备)
a. 腰部重著刺痛、舌质淡紫、苔腻、脉沉涩或弦。
b. 脘腹胀大、痞闷、肢体困倦;
c. 尿赤时浊;
d. 大便溏或秘。
3. 治疗方法:
对60例痰瘀互结型成人型多囊肾均采逐瘀化痰汤加减治疗。方药组成:川芎12g赤芍12g当归15g枳壳10g苍术12g泽泻12g车前子12g半夏12g元胡10g五灵脂12g三棱12g莪术12g鸡内金6g甘草5g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,血尿较重者加服三七粉6g,伴结石者加金钱草20g、石苇20g、伴肝囊肿者加柴胡10g香附12g,女性经期暂停。高血患者尚需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。60天后观察疗效。
注意事项:一、保持心情舒畅;二、清淡饮食;三、忌食辛辣刺激类;四、慎起居、适寒温、防外感。
4. 疗效标准
参阅有关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,我们制定如下疗效判断标准:
a. 良效:A、影像学检查:肾脏体积明显缩小,最大囊肿明显缩小; B,症状表现:上述与此病有关的症状明显改善。
b. 有效:影像学检查:肾体积或最大囊肿均无发展,症状表现有一定改善;
c. 无效:肾脏体积和最大囊肿均继续发展,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者。
5. 结果分析:60例痰瘀互结型成人型多囊肾疗效分析:
疗 效 良 效 有 效 无 效 总 有 效
例 数 28 25 7 53
百分比 46.7 41.6 11.从所观察60例痰瘀互结型多囊肾的治疗情况来看,总有效为88.3%。其中肾功能正常者疗效好,肾功能越差、6 88.3 年龄大、体质弱者疗效差 。
6. 典型病例:
余兴海,男,46岁,公务员,安徽芜湖人。1999年11月25日来诊,自述于三月前腰部酸胀疼痛,肉眼血尿而查出多囊肾经西药治疗后血尿消除,而腰痛不减。现症见:腰部重著刺痛、脘腹痞闷、肢体困倦,大便秘结、数日一行,质淡紫、苔腻、脉沉涩。尿常规:PRO+, ,WBC2-6个 /UP,肾功能检:BUN:7.2mm/L,CR:82.6ummol/L,UA:384ummol/L,BP:175/105mmHg ;B超示:双肾体积增大,左肾20.8*10.2*8.4(cm),最大囊肿7.6*6.6(cm)右肾19.5*9.8*9.2(cm),最大囊肿7.8*5.2cm。中医诊断:积聚、腰疼,痰瘀互结结型。西医诊断:多囊肾二期。予以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,处方:川芎12g赤芍12g当归15g枳壳10g苍术12g泽泻12g车前子12g半夏12g元胡10g五灵脂12g三棱12g莪术12g鸡内金6g甘草5g。水煎 服,每日一剂,服药3天后,大便恢复正常,一周后腰渐减,60天后,诸症悉除。实验室检:尿常规正常,肾功能检查:BUN4.2mmol/L,CR62.6ummol/L,UA284ummol/L,BP:135/85mmHg B超示:双肾体积增大,左肾15.8*6.2*5.4(cm),最大囊肿4.5*3.3(cm)右肾14.5*5.8*5.2(cm),最大囊肿3.8*3.6cm。
7. 讨论:
ADPKD是先天遗传性疾病,常染色体基因缺陷是其发病的罪魁祸首,但据我们观察,此病也与多种外部因素密切相关,诸如各类感染、长期不良的情志变化、多种有毒物质的侵害、劳劳逸失宜、不当的生活习惯等等,外部因素的长期连续不断地作用于内部因素多囊肾基因,致使其发生变化,从而引发肾小管或肾小囊内皮细胞发生增生,产生类息肉样改变,肾小球滤过的原尿流出受阻,久之则形成囊肿。本病中医无相应的病名,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 “腰痛”、“积聚”、“尿血”、“虚劳”等病范畴。《灵枢。本脏篇》指出“肾大则善病腰痛、不可以俯仰,易伤以邪”。而《灵枢。胀论篇》又有“肾胀”之记载,如“肾胀者,腹满引背央央然,腰髀痛”等描述,与本病的主证特点相类似。本文所讨论的痰瘀互结型多囊肾则是本病中常见的一种。由于素体禀赋不足,加之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等因素,致气血不畅,痰浊内生,脉络瘀阻,痰浊与瘀血交阻于腰部而发病,故当以活血逐瘀、祛痰化湿为治疗原则,方中三棱、莪术、川芎赤芍当归功擅活血逐瘀以消其积,且当归活中兼补,寓补于通,使活血而不伤正,半夏苍术泽泻车前子化痰祛湿,元胡五灵脂枳壳理气止痛以散其聚,更辅以鸡内金善化坚积,甘草调和诸药,如此则瘀血化、痰湿消、积聚可除。